清明假期何處去?
不想浪費好天氣
不願塞車壞心境
臨時決定夜衝去
讓我們一起阿里山賞櫻趣
露營日期:106/04/01(六)~106/04/03(一)
營地名稱:嘉義竹崎 / 阿里山高美休閒營區 (海拔約1300公尺)
同行露咖:露總部(美樂家族)主辦(感謝美樂家分享美照)
是滴~因為看著氣象報導清明連假的好天氣
原本因故不露的筱窩家還是決定夜衝了
夜衝的好處也可以免於連假塞車之苦啊~
▲ 用過晚餐後約 6:30 楊梅出發 果真一路順暢
依照習慣先抵達清水休息站稍做停留
清水休息站位在國道三號的中間點
此處也以壯觀美麗的夜景聞名
但這趟小憩後仍要繼續趕路
也就無緣駐足欣賞這美景
▲ 來到休息站內水族生態區欣賞「鴨嘴鱘」
這一條條條外表嚇人的魚又叫「匙吻鱘」
回家問了古哥才知道
聽說這魚ㄚ~
肉滑嫩、有極多軟骨、口感似豬軟骨
是道充滿膠原蛋白的美味食材呢!!
▲ 來到清水休息站除了欣賞水族生態、品嚐美食街
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這一定要來光顧的便所
只要進來清水休息站 上廁所也能是享受呀!
▲ 連夜驅車終於在10:30左右抵達高美休閒營地
害怕打擾已準備休息的露友 趕緊摸黑快速搭帳
感謝露友Benny自己也才到沒多久
還貼心幫我們煮了是晚餐也是宵夜的泡菜鍋麵
▲ 今晚就在一鍋暖心又美味的泡菜鍋下肚後
溫暖進入夢鄉
▲ 清晨四點 不需刻意地早起
其實是被冷到睡不下去
那就趕在六點交通管制前上阿里山吧!
▲ 花季期間的阿里山遊樂區禁止小客車進入
只能靠台18線定點路段的免費接駁車接送
清晨才五點不到
從1號接駁區至10號接駁區幾乎已停滿車
就連等待接駁車也是需要點耐心呀~
▲ 透早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
隨著接駁車接連到站
一批批遊客也陸續抵達
▲ 來不及看日出
只能在等待的同時 欣賞遠方的晨曦
隨著太陽漸漸昇起 天空染上一層淡淡金黃色彩
隨著時光由淡轉深 再由深轉淡
這~就是大自然的調色盤!
▲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對面的塔山奇岩
當太陽昇起 光線灑落更添美感
但~ 此時的體感溫度卻一點也不美麗
▲ 海拔2200公尺的阿里山
此時溫度僅1度C、1度C 、1度C
雖然這溫度在阿里山很常見
但對我們這群城市來的鄉巴佬
卻是冷到皮皮挫
抖到直呼「怎麼那麼冷~ 」
▲ 是清明連假 也是兒童節假期
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兒童免費耶
真是意外的小雀幸~
▲ 衣物有點單薄的我們
冷到 勉強才笑得出來
冷到 不要不要的
其實對阿里山沒有太多的印象
記憶中
小時候曾經跟著爸媽來這搭小火車!?
▲ 阿里山車站造型沉穩
裡頭純木架構更是充滿濃濃的原始懷舊風情
▲ 下次有機會再來
定要趕上祝山線上山看日出
想要搭乘祝山觀日列車的朋友記得前一天下午就得買好票
否則車票完售你也只能靠11路公車啦!
另外 每天發車的時間也會根據日出時間而調整喔!
▲ 天氣真的太冷
還沒開始阿里山行程
看見7-11大夥如獲至寶般先入內補充熱量
▲ 幸好有這間小七神木門市
在冷冷的天裡來上一碗熱呼呼的泡麵或關東煮
讓我們有體力開始新的一天
▲ 吃完早餐就有能量
路邊一群小花海好吸睛
▲ 溫暖的陽光終於露臉了
一反往常地 大家都往陽光下站
▲ 潔白的海芋
▲ 浪漫破錶的櫻花
▲ 在藍天的襯托下
怒放的櫻花更顯嬌媚動人
▲ 這時候的阿里山
主要綻放著各式不同品種的吉野櫻
▲ 阿里山派出所
除了一賭吉野櫻的丰采 還可欣賞高砂櫻曼妙的花姿
人客呀~ 其實這裡多得搞不清楚的櫻花品種
實在令筱窩媽眼花撩亂
▲ 櫻花季到處都是喜愛拈花惹草 尋找芳蹤的人客
不想拍下萬頭騷動 只好近距離賞花
▲ 阿里山派出所據說是阿里山最佳的賞櫻景點之一
派出所旁的鐵塔 也是取景的必備配角
▲ 遠眺鐵塔與櫻花
▲ 純白色花朵與湛藍天空形成鮮明的對比
▲ 老欉櫻花樹努力生長、茁莊
期待每一年都能帶給大家驚喜
▲ 小火車約15分鐘會在阿里山車站與沼平車站往來一班
想要補抓火車搭配櫻花經典畫面的朋友得要抓準時間
▲ 鐵道、火車與櫻花的經典組合是必拍畫面
▲ 阿里山豔紅火車伴隨櫻花的美
讓許多攝影人慕名而來
▲ 這裡聽說是阿里山賞櫻最夯的拍照景點
尤其是火車經過的那一剎那
而我這業餘的 還真學得沒有幾分樣
▲ 來到阿裡山最讓人著迷之處就是火車+櫻花的絕美組合
為了「櫻木鐵道」的絕色美景
為了找尋火車穿越櫻花林拍攝的完美位置
我不知道前前後後等了幾班火車
▲ 等待火車的空檔拍拍櫻花與軌道
▲ 或者趁著火車還沒來 站上軌道取景
▲ 盛開的白色櫻花
▲ 美麗到無法形容的吉野櫻
天空越藍就越能襯托吉野櫻的純白
▲ 阿里山的櫻花真的很美
難怪這一年一度不可錯過的賞花盛事
總是吸引成千上萬遊客千里迢迢上山朝聖
▲ 櫻花季也正是一葉蘭盛開的花期
▲ 台灣一葉蘭
又名「台灣獨蒜蘭」、「台灣慈姑蘭」、「山慈姑」
是台灣特有種中高海拔樹蘭亞科一葉蘭屬下的一個種
於阿里山、溪頭地區有相當數量的野生族群分布
也是知名的觀賞植物
花期主要為春夏兩季,入秋之後以球莖冬眠
只發一葉,故名「一葉蘭」
( 摘錄自維基百科)
▲ 拍完火車 緊接著來到沼平公園
此時豔陽高照 人潮也多了起來
沼平是阿里山的發展重心 也是阿里山的中心主軸
▲ 沼平公園旁有條長達176.7公尺的空中廊道「櫻之道」
▲ 站上櫻之道
空中廊道與地面最大高低落差達十四公尺
▲ 櫻之道的端點設有觀景平台
可近距離觀察柳杉與紅檜的豐富林相
也可吸足大自然的芬多精
▲ 氣勢磅礡的塔山和柳杉林盡收眼底
▲ 「櫻之道」橫亙沼平公園
在櫻花季期間也能從空中俯瞰櫻花之美
▲ 曬曬溫暖的陽光真是舒服~
▲ 阿里山賓館
是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最頂級五星渡假飯店
也是全台最高景點之五星級飯店
▲ 賓館前方車道旁的吉野櫻盛開
▲ 在櫻花樹下漫步留影
享受浪漫的賞花雅趣
▲ 阿里山花季的主角吉野櫻
佇立在阿里山工作站前
被視為是阿里山花季盛開指標的「櫻王」
▲ 這棵染井吉野櫻 「櫻王」 樹齡已逾90年
是西元1918年從日本吉野縣移植而來
是賞櫻專家眼中的極品
除了樹姿優美、每年都是最早開花
開花的數量也號稱全區之冠呢!
▲ 大家爭相與櫻王合影
我們當然也不能免俗啦~
▲ 換個角度拍「櫻王」 旁邊是「櫻后」的倩影
▲ 風兒吹過 樹稍上粉白色花朵有如蝴蝶翩翩起舞
▲ 遠方可以見到眠月支線的明隧道「V型谷」
「眠月線」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支線之一
921大地震讓阿里山鐵路眠月線嚴重損毀
雖在民國九十七年搶通
但又因八八風災重創而停駛至今
▲ 在阿里山森林區內到處可見大大的神木
可以躲進空心的大樹頭內
▲ 還可見到造型奇特的神木
▲ 三代木
故名思意由老、中、青三代所組成,但卻非三代同堂喔!
第一代古樹倒臥枯萎 樹齡有千年以上
第二代跨騎在第一代身上生長
數百年後 根老殼空
第三代新木從二代木上長出來
如此枯而復榮的生命力 形成現今的三代木
▲ 三代木旁有一棵被砍掉的老檜木樹頭稱做「象鼻木」
從這角度怎麼看怎麼不像
後來才知道應該從上方棧道才抓得住那維妙微俏的模樣
▲ 阿里山香林神木
棵紅檜巨木樹齡2000年以上 是阿里山第二代新神木
▲ 蒼勁挺拔的紅檜神木
長得頭好狀狀 氣宇非凡
▲ 就在準備離去時 發現了這二隻在地松鼠
爬上爬下的模樣好可愛哪!!
▲ 受鎮宮(全台灣海拔最高的廟宇)
廟內供奉玄天上帝、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
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
從受鎮宮經巨木群棧道可通往神木車站
▲ 穿梭在紅檜和成片的柳杉林中
架高的木棧道除了方便遊客行走 也可保護樹根
▲ 步道走來十分舒適
可以盡情享用滿滿的芬多精與負離子
▲ 步道的盡頭終於抵達神木車站
這時已接近中午 大夥實在累攤了
▲ 搭承小火車回到阿里山車站
結束今天的阿里山之行
▲ 看回程車上睡成這樣
不難知道這一上午下來是有多操了!
▲ 這趟沒有機會造訪奮起湖
但卻對聞名全台的特產「奮起湖便當」笑想好久
好在託露友的福幫我們帶回一個品乓
迷人的食材及傳統的風味
懷舊的味道確實令人印象深刻
▲ 傍晚時分營地主人親自送來自家種植的龍鬚菜
龍鬚菜就是佛手瓜的幼藤
其富含纖維、幫助消化
是筱窩家的最愛呢!
▲ 看著遠方夕陽逐漸西下
我們決定在體力恢復一些後前往隙頂欣賞日落
嘉義隙頂的二延平步道聽說視野非常棒
是處可以看日出、看夕陽、看雲海、賞茶園的景點
▲ 隙頂海拔約1250公尺 位於阿里山公路54公里附近
是阿里山公路最近的觀霧地點
跟著帶隊的從傳說路(阿里山公路53.7k)進入
傳說路不大 只是通往「二延平步道」的入口之一
傳說中的傳說路有個很特別的故事
據說日據時代 日軍追捕逃匪到此
土匪為了逃命 將堅硬的黃金帶埋藏在此
可是後人找不到 於是就變成了一個傳說
而沿巨石駁坎的路就叫傳說路
▲ 二延平步道茶園的駁坎是由整地時挖出的巨石堆疊而成的自然工法
巨石堆砌成的駁坎可是隙頂茶園的特色之一喔!!
▲ 一排排列隊整齊 井然有秩的茶樹
隨著夕陽西下產生不同層次光影的美
▲ 色彩豐富的茶園景色令人百看不厭
▲ 除了夕陽讓茶園顏色多了點變化
茶園也因為茶葉的採收期間差異而產生不同色彩
(尚未採收的嫩葉明顯較為翠綠)
▲ 眼看夕陽即將西下
▲ 趕緊加快腳步登上涼亭觀景台
喘~ 喘~ 喘~
▲ 二延平步道大多是木棧階梯
坡度中等 算是條老少咸宜的步道
▲ 爬上步道 登高望遠
俯瞰茶園間左盤右繞的道路
▲ 這裡雖然只是通往阿里山的半山腰
卻以獨特的地型與海拔容易產生美麗雲海的景緻而聲名大噪
▲ 今日天氣太好
有寬闊的視野卻無緣遇見雲海
有關日落的視覺饗宴似乎帶點遺憾地少了一味
▲ 隨著木棧道與觀景台建成
二延平的雲海與日落成為登山客與攝影愛好者必訪的熱門地點
▲ 總算親眼目賭了讓人感動的落日美景
也為這趟旅程留下珍藏的回憶
點我看日落
▲ 茶園旁發現一個營地「星月傳說」
住在這裡 茶園美景可說是舉手可得
而且隨時可欣賞不同的雲海變化
希望能有機會來此寫下筱窩家的星月傳說
▲ 晚餐~沒有刻意揪共餐
家家戶戶有什麼就上什麼
吃得好不好不重要 朋友相聚勝過美味佳餚
▲ 古摸泥~高美休閒營地
今日天空的雲朵躲好吸睛
趁曬帳空檔先來介紹一下這營地吧~
▲ 高美休閒營區就位在前往阿里山的半山腰處
台18線(阿里山公路)63.6K旁
▲ 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台18線(阿里山公路)63.8K處
因為在63.6K處是找不到入口的
▲ 沿之字型小路到底就可見到營地
路陡不平 路也沒有非常寬 會車需小心
▲ 從之字路入口處即可一眼將營區看透透
▲ 之字路開到最下層最先到達的是B區
再往前開可轉往營本部及ACD區
▲ 上層草皮B區 約搭3帳
▲ 下層草皮A區 距營主表示可搭10帳
▲ 就是模樣兒 十帳搭滿果真是擠得好熱鬧啊
但念在我們包了場 營主大方給了優惠
兩夜下來一張四兄弟就可搞定
也算是俗又大碗
▲ 沒有寬敞的搭帳空間不打緊
眼前就是180度的遼闊視野任君免費享用
▲ 另一頭是小茶園風景
餘光瞄向遠方 似乎也是個不知名的露營地
▲ A區搭帳前空蕩蕩的模樣兒
▲ 這一露決定得倉促 一切從簡 能不帶就沒帶
謝謝Benny毫不考慮掏出客廳帳借我們使用
因為~白天與黑夜的溫差真的令人不敢恭維
▲ 車道的另一側是D區 約搭5帳吧
其實 這一側面向山景
個人建議這一區就當停車場
瞧這樣車子一排排 空間也舒適多了
▲ 高美營地內唯一的浴廁間就在下層A區旁
▲ 浴廁(馬桶)合一的設計共三間
男用便斗與洗手槽在公共空間
浴室水溫舒適
倒是因為浴廁合一的設計可能發生上廁所排隊的情形
▲ 浴廁旁的手作輪胎階梯可通往上層B區
▲ 坡地上發現一株未曾見過的植物「地湧金蓮」
俗稱千瓣蓮花、地金蓮、不倒金鋼
黃色大苞片從鱗莖中抽出呈蓮花座
有如蓮花從地上湧出 故名「地湧金蓮」
素有天下第一奇花之稱
在台灣地湧金蓮是罕見植物
今日一見果然令人驚豔
▲ 繼續往前可到達營本部及營本部前方的C區
▲ 狹長型的C區約搭5~6帳
▲ 營本部上方也提供搭帳空間
▲ 室內棚區約可容納10帳
▲ 簡單煮個地瓜稀飯當早餐
配上菜脯蛋、高麗菜及罐頭
吃不完的就繼續吃到中午吧
▲ 提早撤完帳的朋友空出了些草皮空間
小朋友終於有機會活動活動筋骨
只想說~ 空間對小人還是很重要的呀!
▲ 三天二夜的阿里山之旅即將告一段落
(嚴格來說 筱窩家是二天二夜啦)
雖然長途跋涉與豐富行程直累到不要不要的
但希望帶下山的 是滿滿的~能量
▲ 清明連假倒數第二天
猜測路上不是掃墓人潮就是趕著收假回家的旅人
所以我們決定避開車潮 放慢腳步慢慢往回家的路
原來阿里山除了有日初、有櫻花、有森林、有古廟
還有這兩座頗具特色的吊橋
▲ 「天長」和「地久」兩座吊橋建於日據時期昭和十二年(1937年)
落成時以紀念天長節(日本天皇生日)和地久節(皇太妃生日)而命名
到底是走過白頭偕老、永浴愛河?還是凡走過必分手?
讓我們來看一看
▲ 過了「地久橋」 沿廟旁的階梯往上可到達「天長橋」
礙於時間 咱們決定「天長橋」就下次再訪吧!
▲ 二位也要長智慧喔!!
▲ 這‧‧‧
▲ 天長、地久橋是橫跨八掌溪的兩座吊橋
也是嘉義台18線前往阿里山途中必經景點
建議旅客上山前可先來此伸伸懶腰、上上廁所
也順便拍拍照到此一遊
▲ 緊接著一行人來到竹山參觀朋友賴老師的快樂農場
師丈說:「芭樂可以吃歡迎採」
但~台北俗的我們 不會看怎麼是可以採啦!
▲ 接著來到好大~好大的檸檬園
檸檬與木瓜交互相錯種植
忘了問~這樣種是有特殊目的嗎?
▲ 檸檬樹上結實磊磊 一旁檸檬花也開的花枝招展
站在果園裡似乎聞得到陣陣檸檬花香
只是繞了一大圈檸檬園卻連一顆收獲都沒有
▲ 既然沒有檸檬 就吃木瓜吧!
帶回二顆青筍筍的木瓜熬了鍋木瓜排骨湯
是說這歲數喝了也不會有長進
好喝的青木瓜湯只好以過來人身分拜託我們家公主多喝點~
▲ 竹山小吃之旅第 站 ~竹山蚵嗲
賴老師真心推薦竹山城隍廟旁蚵嗲
還有竹山最有名的地瓜
記得一定都要點一份來吃吃看
▲ 竹山當地的小吃美味
蚵嗲、韭菜捲、蕃薯片、芋頭片、豬血湯等等
看看這群人是餓多久了?
其實是佳餚太美味~
▲ 竹山小吃之旅第 站 ~媽祖廟口古早味美食廣場
(其實本來要品嚐美味肉丸 可素沒開呀!!)
肉粳湯、蚵仔煎、青菜、糯米腸、還有好多來不及拍照就下肚的料理
滿滿的滿足~
▲ 竹山小吃之旅第 站 ~有田花鋪
店門口窗戶玻璃是隻可愛的龍貓
立馬吸引這小女生的注意
▲ 投射出來的有田雪花冰
這是一間很有獨特風味的食堂
▲ 有田不止賣雪花冰
其實也有簡餐喔! 下次再來品嚐!
▲ 超推這款檸檬雪花冰
還沒湊近就可聞到一股淡淡的檸檬香
酸酸的滋味 綿細滑潤的口感
吃過才知道有多讚~
▲ 旅途最後~欣賞火龍果燈光秀
▲ 「紅龍果夜店」開趴囉!
夜晚點上燈的火龍果園光如白晝
第一次見到如此壯觀的燈海
燈火通明的特殊景觀又讓我長見識了
▲ 火龍果農使用光照調節農作產期
入夜後點燈 混搭的光照顏色猶如「開趴」
▲ 用心栽種的紅肉火龍果
吃起來口感果然清脆多汁
吃過包準會懷念
▲ 旅途終於在這另類新夜景中結束
謝謝賴老師跟師丈的盛情款待
等到檸檬成熟、火龍果有好吃記得通知我喔!!
生活啊~ 每一刻都不停歇地在往前
每天也重覆著昨天的故事
對我來說 露營絕對不只是玩 而是一個橋樑
把握每一次外寓的機會
期望能藉由露營將生活變得不一樣!!
地址: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一鄰16-3號
( 省18 (阿里山公路) 約 63.6K 處轉入)
座標:N23 28 17.5 E120 42 21.7
電話:0910-875445 0937-476143
Line:0937476143
泰萍筱窩就是單純地分享筱窩家的露營與生活點滴
若看官們喜歡不嫌棄,請不吝幫萍兒點個讚加個油鼓勵一下
當然也歡迎分享給更多喜愛大自然的朋友們。
至於營地好壞就如同上餐館吃飯,鹹淡口味各人喜好不同
營地相關資訊還是以營主人公告為準呦,謝謝大家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