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戰自己。英雄是我
2016年11月5日 花蓮太魯閣馬拉松
我的第三隻半馬
不跟別人比成績 (相信我也沒這能耐)
挑戰的 是自己的堅持與毅力
想要的 是超越自己的成就
當然,每次完賽後總說不再跑了
但最後
還是像毒癮般忍不住再報名
為什麼要花錢如此自虐!?
老實說 我也不知道!!
DAY 1
2016-11-04 帶著我的小紅路跑專用衣保袋
裝上簡單的行李出發前往花蓮囉!
( PS. 大部份正規路跑都規定只能使用這種袋子寄物 )
二星期前某天的凌晨守候在訂票系統前的成績
一行人沒能搶到普悠瑪號
還好有搶到我們心目中的第二順位
自強號 ( 中壢-花蓮 09:08-12:30 )
這天火車行經台北~宜蘭 沿路窗外都是陰霾下雨天
幸好出花蓮火車站是看得到陽光
真是小確幸啊~
好些年不曾踏入花蓮這地方
原因就是開車路途遙遠 舟車勞頓
這趟搭了火車 總不能只靠雙腳健行吧!?
為了方便移動 於是租車是勢在必行
其實花蓮火車站四週到處可見租車公司
從50CC到豪華賓士車都有
基於成本及方便性考量
我們選擇125機車為代步工具
▲ 牽了三台小藍 直奔下蹋民宿
「艾克力亞民宿」
雖然是間民宿 但其實也像青年旅館
一樓是間規模頗大的水族館
二樓才是提供住宿的地方
民宿就位在市區不遠 離夜市小吃都很方便
▲ 二樓的住宿區域提供寬敞舒適的公共空間
餐桌區與沙發區一點也不馬虎
沙發區還配有電視機
有別於一般民宿給人的印象
這裡空間擺設之大方 可以感受民宿主人的用心
溫馨的燈光與壁貼 真的很有回到家的自在感
▲ 用餐區
後面架上有備置礦泉水、三合一咖啡等
看得到的設備都可依自己需求免費使用哦!
▲ 客廳一角的閱讀區
不想看電視的
找本書坐在沙發上閱讀也是悠哉
▲ 二樓最前方還有一塊很速西的區域
我很喜歡這閱覽區的木式地板設計
充足的採光 或坐或躺 可以很慵懶
也可以是小朋友的遊戲空間
▲ 這2晚睡的是四人房的房型 採上下式床鋪
房內有專屬衛浴間 提供洗髮精沐浴乳
民宿另外還有6~8人上下舖房型
但此房型無衛浴間 需使用公共浴廁
▲ 放完行李老闆很好心介紹附近花蓮美食
對於人生地不熟的觀光客的我們來說
照著老闆的推薦準沒錯!
「艾克力亞」真是很大推的民宿選擇
家的感覺非常適合背包客或是小家庭入住喔!
住宿資訊:永久歇業(113.04.09更新)
▲ 安置好行李已近2點
我們來到老闆推薦的戴記扁食
來到花蓮怎麼能錯過這必吃美食(花蓮扁食)呢!?
▲ 店內就只賣扁食湯
進來只要喊上需要幾碗 老闆就會依數量為泥盛上桌
想要點些別的 很抱歉‧‧‧‧並沒有!
這扁食吃起來皮薄肉鮮 湯頭順口
裡面除了肉 似乎沒見著有包其他的蔬菜
十顆吃下肚後還真有飽足感~
▲ 吃飽喝足 前進太魯閣勘查路跑路線
沒錯~此時天空正飄著雨迎接我們
▲ 東西橫貫公路
這充滿歷史的牌坊正是東西橫貫公路的起點
來到這裡當然要跟著名景點來張合照
只是拍照的同時更要留意雙向來車嘿~
▲ 隨著中午過後水氣增加
還好大家隨身都有攜帶輕便雨衣
今天下完雨 希望明天好天氣!
來一趟太魯閣因為時間的安排有限
今兒個就先走訪距離太魯閣口約2.3公里處的長春祠
這裡供俸著昔日中橫公路施工時因公殉職的212位榮工的靈位
有他們的犧牲奉獻才有今日美麗的太魯閣呦!
▲ 鮮紅色的長春橋在山谷中顯得特別亮眼
走過長春橋
在仙霞隧道口的右側有一下坡階梯
這是通往長春祠的長春祠步道
▲ 步道因颱風災害 目前只開放禪光寺吊橋至鐘樓路段
三聖佛至長春祠及太魯閣樓、鐘樓路段由於多處損毀
考量落石危險,目前暫時封閉
▲ 長春祠就位在翠綠的山凹間
祠前與水量豐沛的瀑布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
岩壁上刻著「長春聽瀑」四個紅色字
可惜今日無緣親自走趟長春步道感受瀑聲
▲ 這晚 為了儲存明天半馬的體力
來到民宿老闆推薦的「佬榕樹生炒羊肉」找飯食
門口可見一棵老榕樹與建築融合而一
名副其實的老榕樹餐廳啊!
▲ 店內提供各式家常熱炒、碳烤及道地菜色
價格還算經濟實惠
美中不足的是白飯並非吃到飽 感覺煞是不過癮
( 白飯一碗10元 小小碗~ 我們每人都喀了2碗 )
▲ 加LINE與FB按讚又贈了一盤時蔬及一大盤小魚花生
小魚炸得乾酥 配上花生還真適合搭上一瓶啤酒
但礙於騎車 沒人敢喝啦~
還是趕緊填飽肚子早早回民宿睡覺卡實在
DAY 2
▲ 清晨2點多強忍睡意從溫暖的棉被中爬起
為的就是搭上 3:20花蓮-新城 的接駁區間車
▲ 清晨4點抵達太魯閣遊客中心時天空還是黑的
( 這晚滿天星空點點 感覺自己伸手就可摘星 )
隨著太陽升起
遠方山頭因陽光投射搭配雲朵形成這幅美麗的山景
7點才開始起跑 真不知大會要我們這麼早到蛋麻
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即將鳴槍開跑
▲ 太魯閣大橋
全馬(42km)、半馬(21km)及小馬(12km) 一起出發
不分時間出發的好處就是一群人浩浩蕩蕩好熱鬧
▲ 錦文橋
半馬的一開始幾乎沒啥風景
好不容易在即將抵達錦文橋前開始出現美麗畫面
看著橋上大隊人馬
密密麻麻的人群好像螞蟻大遷徙
等等我啊~
等一下我也將成為畫面中的一隻小小螞蟻
▲ 站在錦文橋上
此時距離起跑點約7km 才完成1/3的跑程
除了欣賞好山好水外
令人贊嘆的就屬眼前這一條綿延數公里遠的人龍了
今年活動發的螢光運動衣在人龍中更是嗆眼
好遠啊~~
▲ 準備進入太魯閣風景區
不自覺放慢腳步
貪婪地欣賞山谷間光與影交錯的美景
▲ 因為背光 索幸來張背影也不錯
▲ 前方紅色橋就是「仙霞隧道」出口處
▲ 過了「仙霞隧道」就是長春祠了
至此跑了約9km
天哪~連一半都還不到!!
▲ 寧安橋
約是這次半馬的一半路程而已
發現亮點
居然已經有人跑回來了
而我 不能再混了
為了讓手機有足夠的電力記錄我的跑程
接下來的風景我就自己看著辦了
然後~其實自己也沒心情看風景了
(下半場連續的上坡讓人好沒力)
最後一個折返點怎麼那麼遠?
(越跑越生氣)
好不容易過了折返點
這回程長長的山洞也好討厭
只能低著頭一路埋頭苦撐
好怕一抬頭看不見出口會崩潰
▲ 最後一公里總是覺得特別遠
雙腳已經快要使喚不動了
最後一公里路邊的相機鏡頭也特別多
再怎樣也要裝一下
▲ 最後大會的成績單
▲ App實測扣除停下來拍照的時間
勉強三個小時內完賽
▲ 回程才注意到新城車站原來如此現代風
聽說是由舊車站歷經三年改建
改造後的車站造型果然十分吸睛!
▲ 下午梳洗完畢來到花蓮三級古蹟「吉安慶修院」
▲ 清幽的庭院
慶修院裡面是講堂及祭祀的地方
要上去就要換拖鞋
我這外行人不懂門道也就沒進去了
▲ 這是在日本寺廟常見的手水舍
是民眾參拜前潔淨身、心、意的地方
得先潔淨雙手
再用杓盛水於左手心並漱口完成儀式
▲ 很有禪味的庭園佈置
▲ 今年洽好是吉安慶修院一百週年
至於前方這百度石是日本寺院的基石
傳說信眾繞百度石百遍 可將百次功德回向給眾生
也有一說 來這邊許願要繞百度石一百次
而還願要繞一千次呢!
▲ 花蓮酒廠
拍張照片 到此一遊
▲ 七星柴魚博物館
由於進去參觀還要另付門票
我們一行人最後決定還是轉往七星潭看海景
七星潭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
也是距離花蓮市區最近的自然景點
▲ 此時七星潭的夕陽逐漸染紅天空
據說夜晚天氣好的時候,由於沒有光害
可以在海邊清楚地觀賞天空上的北斗七星
所以當地人稱之為「七星潭」
夕陽下溫暖的色調讓人捨不得離開
但肚子還是會餓ㄚ~
走吧~ 來企有名的夜市覓食囉!
▲ 今晚來到花連最最最具代表的『東大門觀光夜市』
包含福町夜市、大陸各省一條街、原住民一條街及自強夜市攤商
▲ 第一家烤肉串
這是必吃推薦懶人包攻略指南所推薦人氣NO 1
▲ 就這5串烤肉讓我們等了將近一個半小時
成本超高啊~
想吃的冰友千萬別學我們只點了5串
真是覺得很不划算呀!!
▲ 自強夜市的『炸蛋蔥油餅』及『家傳東山鴨頭』
炸蛋蔥油餅酥脆帶勁 冷了也好吃
東山鴨頭先滷後炸 入味又下酒
▲ 東大門的攤商總計超過400攤
是花蓮最大的夜市
也可以算是台灣規劃與特色最豐富的夜市呢!
▲ 夜市好大逛不完 簡單幾樣美食好滿足
以『福町本舖檸檬汁』代酒
慶祝大家今天都順利完賽 ~乾杯
▲ 早安~花蓮 早安~台開心農場
聽說這裡的日出是出了名掛保證的
當然要犧牲睡眠走一趟囉!
第一次來到這裡
隨著陽光慢慢出現
晨曦中的台開心農場真的很讓人驚豔
一行人原以為太陽是從海平面升起
沒想到太陽像是在跟我們躲喵喵似的從另一旁的山頭冒出
只怪我們功課沒做足 縮時攝影沒拍對場景
▲ 湖面上太陽緩緩升起
原來這真的是網路爬文大家口中觀日出的最佳位置
▲ 陽光撒落出海口
天漸亮
逐漸見識這裡的美
▲ 朋友幸運補捉到湖面上黑天鵝巧妙的身影
▲ 黑天鵝交頭私語好恩愛
(雖然不知道他們性別~ )
▲ 湖的另一側還有一群白天鵝
▲ 鴛鴦悠遊其中好愜意
值得推薦的好所在
來到花蓮建議您不彷撥空來一趟台開心農場走走喔!
▲ 今天的早餐來到民宿老闆強力推薦的無名早餐店
並不是店名叫無名 而是店外連個招牌都沒有
看看外頭排隊的人朝 不難知道這人氣有多高
▲ 牆上價目表好親民的價格
老闆蛋餅一直煎 配上特製醬汁好特別
燒餅油條有別於北部烤到乾酥
獨特軟Q的口感我好喜翻
▲ 吃完早餐 別問我為什麼又來這兒
此行安排行程的友人說 來到花蓮當然要好好走趟太魯閣
只是我們一趟走不完 只好來三趟
我們很Lucky只有來的第一天遇到雨神
後面二天都是晴朗好天氣
藍天白雲配上壯觀山谷 隨便拍都好看
循著昨天的路跑路線 甘苦過後回頭看
不得不佩服自己
▲ 岳王亭
對岸有一線瀑布
從高處垂直往下落入立霧溪中
吊橋橫過立霧溪 可直上研海林道
這是早年伐木時人員進出的通道
岳王亭本不在我們計劃行程中
只是行經綠水步道時見到此吊橋
順道下車到此一遊
▲ 綠水步道 (綠水合流)
綠水合流步道也是原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分
步道的二端入口分別是在「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」及「合流營地」
我把車子停在合流營地的停車場
道路邊可見明顯標示步道的入口方向
▲ 綠水步道路況還算良好,景觀及生態非常豐富
路徑寬約2公尺,仍維持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寬度
全線平緩易行,是條老少皆宜的景觀步道
▲ 這裡沿路茂密的森林、斷崖地形、岩生植物、人文遺跡都是特色
▲ 步道全程最吸引人的就是這一段
狹窄的步道貼著山壁約只容一人通行
▲ 看起來驚險 其實不難走
▲ 走在斷崖邊 有種身處國外的錯覺
▲ 底下就是中橫公路
也可俯瞰立霧溪谷與綠水河階
▲ 回程從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銜接中橫公路往回走向停車處
從公路往上眺望綠水步道 便是我們剛才走過的斷崖處
▲ 燕子口
燕子口據說當時在河流與地下水長期的侵蝕下
形成壁上許多洞穴 吸引燕子在洞中築巢而居
形成「百燕鳴谷」的奇景
但現在因為遊客眾多
不要說百燕鳴谷 就連一隻燕子也很難看到了!
燕子口步道位於中橫公路179公里處 長度約1.37公里
這裡果然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風景最鬼斧神工的一處
左右兩端盡是連綿不盡的懸崖峭壁
採人車分道 平坦好走
來到這裡 除了欣賞壯麗的大理岩峽谷
一定會發現對面峭壁上分佈著許多洞穴
這是很久前受立霧溪長期侵蝕的痕跡
有的洞穴甚至還有山泉湧出
這是「虎穴」 或稱為「溶穴」
▲ 燕子口旁的吊橋好吸引人
可惜這裡是錐麓谷道的出口
只有入山申請許可的人才能通行
▲ 真漂亮 有機會定要走它一回
▲ 難忘大海的滋味
抓點剩餘時間再度來到七星潭
七星潭不是潭也不是湖 而是海灣
是一個由大大小小的礫石所鋪陳的弧形海灣
七星潭的海「灘」並不是沙灘
而是礫灘喔!
這裡不論觀海浪、看日出、賞月、觀星
或單純只是想聽聽海濤聲
都十分適合
坐在礫石上
眼中看望著大海 耳裡聽著浪濤聲
鐵腿花蓮三天二夜行就在這遼闊的海景下告一段落囉~